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

11月24日上午,从风云四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可见,今天我国中东部地区有着大范围的晴空区,从华北东北到江南华南,很多地方都处在晴朗天气的控制之下。当然,大范围的晴空区也有例外:江南西部和西南等地正处在大片雾和低云的控制下,今天是暗淡无光的阴天。

一、雷打暴雪突袭山东多地

另一边,寒潮南下在我国东部海区上吹出大量絮状或羽状的冷流云,一部分冷流云正扫过山东,今天上午的卫星云图特写上可见,絮状或是羽状的冷流云正从渤海向南延伸,深入到了山东半岛多地。

在冷流云的直接影响下,2023年11月24日,我国山东半岛多地雪花纷飞,部分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雪。比如山东半岛北部的蓬莱、烟台等地,从11月23日午后开始飘雪,到11月2日夜间和11月24日上午,多地更可谓是风雪交加。从网友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中看,蓬莱、烟台等地地面已经有明显积雪。

气象站监测数据显示,山东烟台福山区从11月23日下午开始转雪,随后雪势头加大,已经出现了超过12个小时的降雪,累计降雪量除去一部分雨和雨雪混杂的部分,也已经接近20毫米,达到了暴雪级别接近大暴雪量级。

同时监测数据显示,山东半岛多地在下雪的同时还出现了雷暴现象,显示出不少地方今天下的是“雷打雪”。这种罕见的冬季对流天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,也让人们不禁思考,这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,是否意味着寒潮的威力正在减弱?

二、全球变暖正狙击寒潮?

要回答这些问题,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次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,以及它与气候变化的关系。雷打雪是指在降雪的同时伴有打雷现象的天气,主要原因是之前暖湿空气势力较强,冷空气下来的时候,产生了较强的对流天气,从而引发了雷电活动。雷打雪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天气现象,一般只有在冬季的某些特殊条件下才会发生,比如高空暖湿气流与低空冷空气相遇,或者高空急流与高空槽共同作用,或者山地地形对气流的影响等。

雷打雪的特点是,由于冷空气的抑制作用,雷电活动一般只发生在中高层,而不是在地面附近,所以雷声较弱,闪电较少,而且雷电持续时间较短,一般不超过半小时。雷打雪的另一个特点是,由于雷电产生的热量和电离效应,会促进雪花的生长和凝结,使得降雪强度增大,甚至出现暴雪。因此,雷打雪往往是一种强降雪的标志,也是一种极端天气的表现。

这次雷打雪的主要成因是冷空气将渤海水汽吹成的雪,也就是冷流雪。由于今年渤海水温比较高,冷暖空气温差比较大,导致冷流雪中对流活跃,山东半岛不少地方下雪的时候还伴随着打雷,形成了罕见的“雷打冷流雪”。由于冷流的持续时间较长,降雪范围较广,降雪强度较大,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雪,并且出现了明显的户外积雪。

三、渤海冷流雪意味着什么?

这样的气候态势,与气候异常有着怎样的关系呢?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:

一是全球变暖导致了北极涡旋的变化,影响了冷空气的活动。全球变暖使得极地升温,极地涡旋减弱和分裂,冷空气的来源增加,冷空气的强度增强,冷空气的频率增多,冷空气的范围扩大,从而导致了中高纬度地区的气温波动较大,寒潮天气较多,极端低温事件较多。

二是全球变暖导致了渤海水温的升高,影响了冷流雪的形成。全球变暖使得海洋升温,2023年全球海洋温度连连创下历史新高,也推动我国渤海水温比常年同期高出1~2度,冷暖空气温差增大,冷流雪的条件更加成熟,冷流雪的强度更加强劲,冷流雪的范围更加广泛,从而导致了山东半岛的降雪量较多,降雪强度较大,降雪时间较长。

三是气候异常导致了西风槽的波动,影响了冷空气的活动。近期的气候模式异常影响了大气环流的稳定性,使得西风带波动,西风槽位置偏南,强度偏强,移动频繁,导致了冷空气的形成和向南移动更加频繁,冷空气的强度和范围更加强大,从而导致了中东部地区的冷空气事件偏多,推动冷流云更多在渤海海面上形成并影响山东半岛。

综上所述,我们可以看出,这次雷打暴雪突袭山东多地,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,而这些因素又都与全球变暖和气候遗产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在厄尔尼诺大背景下,今年冬季我们仍需持续警惕极端天气的发生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,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
Top